案例一:用人单位到乐橙lc8成就人生来要毕业生时,小李去面试了,可是才几分钟就被淘汰下来。原因是小李在求职面试中十分紧张,回答问题的时候面红耳赤、语无伦次,面试前辛辛苦苦准备的“台词”、腹稿也忘得一干二净……
案例二:小王非常优秀,临近毕业有十分远大的抱负。因此,一般的单位给予的面试机会他根本不重视,马虎应付了事。他希望等待一个最适合他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迟迟不来,他陷入了迷茫之中……
案例三:招聘单位与求职者小张见面的时候,一位领导递上一支香烟请小张抽,可小张却说:“不抽!不抽!我没有这种坏习惯!”把招聘者单位的领导搞得十分尴尬,在座的人对小张的回答也感到啼笑皆非。
分析:这些都是在求职应聘中大学生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择业中这些心理障碍会成为成功择业的绊脚石。为了在就业中避免自己存在相同的问题,下面我们对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做出分析。
在择业过程中,大多数毕业生多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调查表明,有20的毕业生在择业中出现明显的焦虑状态,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专业、或学习成绩不佳、学历层次不高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处于焦虑状态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情绪上紧张烦躁、心神不宁,意志消沉,从而影响正常的择业。
大学生择业中常常出现烦躁不安、心理紧张、无所适从等现象。在职业未最终确定之前,大学生普遍存在急躁心理。急躁心理还反映在选择单位上,在对用人单位了解较少的情况下,就匆匆签约,一旦发现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急躁是一种不良的心境,急躁使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的结果。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往往因为屡屡遭受挫折,不为用人单位认可接受,导致情绪低落、愁眉不展的抑郁心理。处于抑郁状态的毕业生,一般较长时间陷于择业失败事件的阴影中而难自拔,表现出信心不足,过度敏感。
在择业中,自卑的大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不敢竞争,尤其在遇到挫折时,这些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畏 缩,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自卑不仅使一些学生悲观失望、忧郁孤僻,而且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
这部分毕业生自认为高人一等,傲气十足。在择业时,他们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很高,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一旦产生自傲心理,很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自己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很大反差,如果未能如愿,他们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
有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谨小慎微,生怕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影响自己给用人单位的印象,以致于不敢放开说话,没有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出来。这些同学渴望公平竞争,但在机遇到来时却手忙脚乱,未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极心理反应,是逃避现实、缺乏斗志的表现。当一些大学生在择业中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时,会出现不思进取、意志麻木等反应。他们自认为看破红尘,便听天由命,任凭发落。冷漠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是逃避,他们对前途失去信心,不在想主动争取择业机会,认为去什么单位都无所谓,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不相适应。
针对大学生择业中常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给出以下对策:
毕业生择业时期望谋求到理想职业本来是可以理解的,但要使期望变为现实,必须认清形势,正确把握就业期望值。当前,下岗分流人员不断增加,大学急剧扩招,使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在择业时,要了解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情况,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性格气质特点、家庭情况等去确定职业期望值。同时,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择业过程中出现的急功近利、求闲怕苦、虚荣等心理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应当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自己的性格气质特点是什么,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工作,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等。
毕业生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要将自己与社会上的其他人做一比较。一是要通过与自身条件、情况类似的比较来认识自己,避免孤立的认识和评价自己;二是要通过他人的评价和态度来认识自己,看看别人怎样评价自己的;三是要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从活动的结果分析来评价和认识自己,如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实践等,在客观上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来认识自己。
毕业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通过测验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点,找出自己适合的职业方向,从而减少择业的盲目性,避免承受不必要的心理挫折。
大学生择业中处于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状态时,不能一味地把不良心情藏在心底,而应进行适当的宣泄。比较好的办法是向知心朋友、老师倾诉,把心中的不快说出来,甚至可以大哭一。菇粽诺那樾鞯靡曰航饣蛳。另外,也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大运动量的户外活动,如打球、爬山等,宣泄不良情绪。
自我慰藉就是自我安慰。毕业生择业中遇到挫折,在经过最大努力仍无法改变状况时,要说服自己,适当让步,将不成功归因于客观条件和客观现实,同时要勇于承认并接受现实。这样,就能缓解因心理矛盾而引起的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重新找回自信,树立继续努力的信心。
在情绪低落时,可以采取缓冲的办法,把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转移到其它活动中去。例如,学习一些新知识,或参加自己有兴趣的活动,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不良情绪中。
毕业生在择业面试中常常出现胆怯、信心不足等现象,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激励进行调节,增强自信心。例如,运用内部语言或书面语言来调节情绪,在心里默念“我会发挥得很好”、“我一定能成功”等语句。
(责任编辑:文雪)